近些年,隨著各種綜藝節目的興起,不少青少年也被卷入其中,有些孩子狂熱追星甚至已經影響到學習和生活,家長們苦不堪言。
其實,追星現象自古有之,如晉朝的“形象大使”潘安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現代的追星一族,與古時相比,有增無減,這也使得青少年盲目追星的現象已成為社會問題。
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青少年追星的過程正是其尋找自我認同、保持心理平衡的過程。追星行為是個體精神分割需求的體現,尤其是對青少年來說,其所認定的偶像可以帶來強化自我的正能量。若追星在理性的范圍之內,本無可厚非,但由于許多青少年的價值觀未完全形成,同輩之間的相互影響,再加上社會環境的日益復雜,使得大部分青少年的追星變成了缺乏穩定性、缺乏個人意識、缺乏主見性、具有從眾性等特點的盲目追星,成為人們口中說的“腦殘粉”。一旦成為“腦殘粉”,可能會帶來如下危害:
一是自我認知產生偏差;
二是學校的教育受到阻礙;
三是家庭關系出現嚴重問題。
針對這類問題,專家給出下面幾點建議:
首先,作為家長要正確地看待追星現象,如果孩子在追星的過程中知道自己為什么喜歡這個明星,包括喜歡這個明星的性格,以讓自己變得更好;喜歡這個明星的勵志故事,以督促自己的生活;喜歡這個明星的為人,以他們作為榜樣去學習等等。孩子們去學、去追明星身上的閃光點,對他們以后的人生是有益的,家長應該給予一定的支持。
其次,如果孩子追星確已到達瘋狂的程度,作為家長也不能以自己的權威,采取“暴力”的方式來制止孩子追星。每個孩子都是很聰明的,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思想,家長不能上來就說不行、不可以之類的話,而是要告訴孩子們為什么不行,為什么不能這樣。不容反抗的權威和不假思索的拒絕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抗心理。
作為家長,要建構平等的親子關系,親子間進行民主式的雙溝通、雙交流,了解其思想動態和近期目標,并試著引導其思想和行為,在家庭教育中,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偶像崇拜觀念,樹立正確的榜樣,引導孩子理性追星。
最后,如果確實在孩子追星的問題上與孩子的交流遇到了瓶頸,如孩子已經拒絕和自己的父母交流了,那這個時候就要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了,可以到醫院的心身科或者正規的心理咨詢機構進行心理咨詢,最好是父母和孩子一同接受家庭心理治療。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讓孩子走出瘋狂追星的誤區,重建和諧親子關系。(來源:江西衛生健康)